关于开展2025年度“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培训活动的通知
附件:常州大学2025年度“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培训活动安排表.xlsx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十五期“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的通知
关于组织教师参加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的通知
附件:1.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项目与要求.pdf2.第三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学院推荐表.xlsx关于组织教师参加“首届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的通知
附件:1.申报书其它参赛材料要求.docx2.推荐教师(团队)汇总表.docx3.首届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评审标准.docx关于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结果的公示
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工作已结束。在各学院遴选、推荐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专家评委进行了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经综合评定,评选出特等奖18名,一等奖21名,二等奖23名。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获奖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时间:2025年1月16日至2025年1月20日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电话:88519562附件: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pdf关于开展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现将常州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场评审时间:2025年1月13日(周一)13:00现场评审地点:科教城校区主楼(具体分组和教室安排见附件)现场评审新工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组进行不超过10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新教师组进行不超过10分钟的现场说课展示,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进入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提前20分钟到场将汇报用的PPT拷贝至电脑并抽签决定汇报顺序。特殊情况,请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88519562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2025年1月11日附件:2025年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分组情况.xlsx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师教学创新,助力我校课程思政和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打造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开展第五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内容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赛道为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新教师赛道为教学实施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新教师为现场说课展示)。二、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一)大赛分组大赛设7个大组,第1组:新工科组;第2组:新文科组;第2组:新医科组;第4组:基础课程组;第5组:课程思政组;第6组:产教融合组和第7组:新教师组。(二)参赛对象 我校专任教师。第1-6组: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其中,产教融合组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第7组:我校新入职教师(关于开展“产教融合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专题讲座的通知
关于2024年常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结果的公示
各学院: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遴选、学校评审,评选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13个,课程思政优秀教师6人。现将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2024年10月15日公示期间,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刘湘云,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10月9日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关于做好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现场展示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的通知》,现将关于开展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现场展示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场展示时间:2024年9月19日(周日)13:00现场展示地点:科教城校区主楼W1704智慧教室 现场展示要求:(1)现场教学展示以提交的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一堂课或任选一个知识点开展教学,展示时间为10分钟。专家对教师现场展示进行评分,现场展示成绩占比60%。(2)教师通过现场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综合展示课程思政设计思路方法、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突出学生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现场教学为“无生课堂”,可根据需要,自行携带教学工具。请进入到现场展示环节的参赛教师于9月28日前将汇报用的PPT发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比赛当天提前15分钟到场作好准备。请各学院安排教师到现场观摩比赛。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刘湘云联系电话:88519562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9月24日附: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王雪元、邓淑芬、付敏丽、朱宝忠、刘宗辉、孙涛“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遴选结果公示
各学院: “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遴选评审工作已结束。经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现将校内遴选结果予以公示。具体名单如下。 公示时间:2024年5月27日至2024年5月31日 公示期间,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刘湘云,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5月27日关于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评审结果的 公示
我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评审工作已结束。在各学院遴选、推荐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专家评委进行了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经综合评定,产教融合赛道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新教师赛道评选出特等奖 3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获奖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时间:2024年4月23日至2024年4月29日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电话:88519562附: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获奖名单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4年4月23日关于做好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现场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的通知》,现将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现场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场评审时间:2024年4月22日(周一)13:30现场评审地点: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现场评审以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现场说课展示),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于4月22日上午11点前将汇报用的PPT发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比赛当天提前20分钟到场作好准备。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刘湘云联系电话:88519562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4年4月19日附: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名单(按学院排序)产教融合组:任强、陈炳伟新教师组:李楠、赵静、刘昊、杨露、刘洋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报名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关于举办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附件1)等文件精神,现就开展“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报名工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校专任教师(不含怀德学院)。比赛分全日制组(教学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继续教育组(教学对象为继续教育学生)两类,参赛作品分别报送和评审。二、比赛内容比赛作品分为教学微课和实录微课两种类型(具体要求见附件1)。三、报名方式请有意向参赛的教师遵循学院遴选推荐流程,按照作品要求(详见附件1)和参考指标(详见附件3)准备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所在学院按时间节点前向教师发展中心提交相关材料。每个学院原则上推荐1-2人,近2年通过学校推荐参加省赛并获奖的教师不再推荐。四、工作安排1、4月,学院完成遴选、推荐工作。5月8日前学院统一提交《“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校赛推荐汇总表》(附件2 excel表+盖章版扫描件)和参赛教师作品发送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不接受个人发送的材料。2、5月,学校完成校赛遴选、评审工作。学校根据学院推荐情况,组织专家开展作品评审和遴选工作。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赛事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举办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赛事的通知》(苏高教会[2024]3号),学校将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及新教师赛道赛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赛道目标产教融合赛道目标:引导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高学校与社会、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成效,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新教师赛道目标:激励新入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促进其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培养新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我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二、大赛内容产教融合赛道内容与省赛内容一致。评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和证明材料。新教师赛道评审内容包含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和现场说课展示。三、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一)参赛对象产教融合赛道:全校在职专任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讲授参赛课程(应为列入关于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结果的公示
我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工作已结束。在各学院遴选、推荐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专家评委进行了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经综合评定,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获奖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时间:2024年1月13日至2024年1月19日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教师发展中心,电话:88519562附: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4年1月13日关于做好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现将常州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现场评审时间:2024年1月13日(周六)14:30现场评审地点: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现场评审以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请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于1月12日前将汇报用的PPT发至邮箱liuxiangyun@cczu.edu.cn,比赛当天提前半小时到场作好准备。请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负责人到现场观摩比赛。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刘湘云联系电话:88519562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2024年1月8日附:进入到现场评审环节的参赛教师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知鸷、毛雯、刘洋、朱霁、张舒扬、杨露、林烨、黄薇、储小静、窦祥骥、廖华勇关于开展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培育期满评估验收的通知
各学院:2020年1月,学校遴选出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共15人(名单见附件1)。根据《常州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常大[2015]192号)的规定,培育期即将结束,学校将对培育成果进行评估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1.请各培育对象对照建设目标和《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任务书》,全面梳理在培育期内履行的职责任务,对每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形成《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格式见附件2)。2.请各学院对照《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任务书》中的具体内容,对本学院培育对象在培育期内履行职责任务的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对学院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告。3.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验收,各培育对象现场汇报培育期内在教书育人、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时间安排1.2024年3月1日前,培育对象向所在学院提交《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版、电子版)。2.2024年3月8日前,学院向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报送《教学名师培育工程项目总结报告》(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以及学院培育工作报告(纸常州大学第二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激发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结合学校《关于举办第二届常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按照教学展示活动方案,经材料评审、现场评审等环节,共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附表。公示时间:2023年12月14日至2023年12月16日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旭,电话86330628 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12月14日附表:序号学院/部门教师姓名获奖等级1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本卫特等奖2马克思主义学院卞雨花特等奖3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梦倩一等奖4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晨一等奖5马克关于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根据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精神,决定举办第四届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二、大赛目标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标杆。三、大赛内容校赛内容与省赛内容一致,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四、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一)参赛对象全校在职专任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二)名额分配参赛教师由各学院遴选推荐产生,专任教师数在100人以上的,每个学院可推荐不多于3名教师(或教师团队);专任教师数在100人以下的,每个学院可推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