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中期评估检查会
12月13日下午,我校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中期评估检查会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校内评审专家和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荷平主持。会上,各培育对象对照“常州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项目任务书”要求,就“教育教学理念、名师讲堂活动、教研成果、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科研成果、教学经验分享”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汇报。评审专家在审阅相关材料、听取现场汇报的基础上,对十五名培育对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改革是慢变量更是强变量,希望名师培育对象们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上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2021年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7月5日-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2021年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常州顺利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处长、副处长及其他人员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研讨会现场研讨会紧扣“十四五”期间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展开深入研讨。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副校长徐守坤致欢迎辞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致欢迎辞。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徐守坤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性进行了深入剖析,着重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与现状,对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常州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与同仁表示了感谢。王恬教授作报告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作报告会议期间,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农业大学王恬教授以《提升研究与实践能力,夯实教师教学发展基础》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以《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思考》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并对《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解读。六校教师代表作主题经验分享交流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学校开展微课竞赛专题培训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6月17日下午,微课竞赛专题培训在科教城校区主楼704智慧教室举行。培训特邀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裴世鑫教授、常州大学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邵小晗老师作专题讲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管春英主持培训,活动吸引了有意向申报2021年度校微课比赛和对微课制作感兴趣的教师,共计50余人参加。裴教授以“一流课程背景下微课制作经验分享与优秀作品赏析”为主题,详细解读了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参考指标,分享了微课制作及参赛经验。他指出,教师在微课制作时要明确制作流程,选题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教学设计要突出重点,作品要求短小精悍、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技术规范、制作美观,教师需不惧镜头、仪态得体。邵小晗老师围绕“谈谈微课的拍摄与制作”主题,介绍了视频拍摄制作软件,分享了微课拍摄的经验和技巧,同时结合具体设计实践,讲解教学设计、时间配置、素材处理和动画制作等注意事项。本次培训紧扣提升教师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并行,具有较高的指导性与实战性,激发了教师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受到培我校成功举办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巡视整改要求,鼓励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4月27日,常州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科教城校区成功举办。经学院遴选评比,本次教学比赛有34名教师参赛,参赛教师们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挖掘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展示了各自的“课程思政”理论功底和教学风采。经校内外专家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环节,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1名。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旨在引导各专业教师持续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素养,找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切入点,锤炼“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形成示范效应,激励更多教师、更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创新,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发挥“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作用,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学校史良法学院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学校音乐与影视学院召开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
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学校体育学院举行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活动
学校石油化工学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
学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学校药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学校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全覆盖培训
学校经济学院教师工作坊系列讲座第一期: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
学校商学院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讲座—课程思政
我校在首届全国仿真教学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1年3月下旬,首届全国仿真教学大赛决赛在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清华、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300多件仿真教学作品参加了赛项,经过初评和复评,共选拔出192个作品进入决赛。决赛分别设仿真教学课件和仿真教学能力一、二、三等奖奖项,决赛队伍通过5分钟的演示和讲解,专家现场提问答辩形式,产生全国仿真教学课件一等奖13项、仿真教学能力一等奖5项。我校教师经过网上初评、现场答辩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药学院“多西他赛原料药生产仿真实习”项目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分别斩获全国仿真教学课件组与教学能力组一等奖;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实验室安全3D虚拟现实仿真系统”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影视广告灯光艺术”项目分别斩获全国仿真教学课件组与教学能力组二等奖。常州大学荣获本届仿真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为了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仿真教学快速发展,引导大中专院校加强对仿真教学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中国仿真学会于2020年7月以课为本,思政铸魂:学校外国语学院举行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
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师工作坊活动
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 3月24日下午3点,美术与设计学院于西太湖校区立行楼401举行“课程思政”教师工作坊(第一期)学习交流活动。学院邀请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管春英进行指导,院党委书记安宁,副院长李秀霞,以及各系部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各系部专业教师参与活动,活动由副院长李秀霞主持。管春英副主任的报告详细解读了“课程思政”理念发展历程,“课程思政”涵义,“课程思政”做什么,“课程思政”怎么做,并给大家分享了成功的课程思政案例。报告为美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督促指导、把准方向、释疑解惑的作用。杨卫华老师就举办课程工作坊的目的、课程中的思政导向问题、美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工作建议等方面谈了个人看法,刘苏文老师根据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实践对理论史论类课程、创造设计类课程、表现技法类课程、技术实践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分享了个人经验。参加工作坊活动的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此次“课程思政”教师工作坊活动,学院各系部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通过交流方法,凝练共识,集思广益,美术与设计学院涌现更多的优秀课学校石油工程学院召开“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理念与方法”专题研讨会
为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工作,交流“课程思政”在课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更好地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2021年3月10日,我校石油工程学院召开“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理念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高光藩教授和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受邀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周诗岽主持,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会议。高光藩教授作了题为《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关联与融入》的专题报告。高教授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思政课程建设改革的文件为切入点,以任教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为例,分享了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如何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嫁接并融入到专业课程”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此次活动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拓宽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视野,有效的推进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学校环境学院邀请河海大学沈扬教授做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教学创新大赛校赛总结暨省赛赛前研讨会
1月8日上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开展了“教学创新大赛校赛总结暨省赛赛前研讨会”,入选大赛省赛的选手及对教学创新有热情感兴趣的教师参加了研讨,国家级教学名师邵辉教授、学校质评中心徐薇薇主任和教务处陆怡副处长等专家帮助参赛选手对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打磨指导。 三位选手分别对自己的教学创新报告和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相互审阅彼此的参赛作品,共同进行了探讨交流,取长补短;专家们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申报书及教学创新设计报告等拟参赛材料,以“两性一度”标准对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交流让他们学习了如何更好地找到教学创新的“痛点”问题,如何更全面地撰写创新报告及如何更好的挖掘教学创新的亮点;以问题为导向的面对面交流让彼此受益匪浅,也为今后开展教学创新比赛积累了经验。